定義

「讀寫困難」指學童在同齡群體中的語文學習上出現顯著的困難,特別在單字解碼和語音處理上的困難。當中假設學童接受常規學習時得到足夠的指導,有合適的學習環境,並且排除官能、智力等方面出現明顯問題的因素。

特徵

讀寫困難的主要徵狀在小學階段呈現出來,常見特徵包括:

1. 漏寫筆畫或筆順錯誤
2. 字體不勻稱、把左右部件倒轉或鏡寫
3. 缺乏組字知識,不知道部件的位置﹕例如部首「手」一般在左邊、下邊,不會在右邊或上邊
4. 雖然能認讀字詞,但不能流暢地朗讀句子或文章
5. 朗讀時斷斷續續,因此在朗讀較長的句子時,容易忘記前面的部分
6. 學習新字詞的速度比同齡學童慢
7. 對一些已經明白和理解的詞語,不能時常正確地認讀
8. 混淆讀音相近的字,例如「波子」及「多士」

流行率

根據衛生署2010年的資料,本港患有讀寫障礙的學童約佔10%至12%,推算本地有近8萬名中小學生患有讀寫障礙,但教育局2011年最新數字指出目前僅有1萬3千名學生被評估為讀寫障礙,即大量患有讀寫障礙的學童未能接受評估和獲得即時的服務。

成因

不同研究指出讀寫困難的形成與學童腦部發展有關,部分腦區域處理語言的訊息時有所缺陷,因此讀寫困難是先天的問題。不過,後天因素也非常重要,因為文字是抽象而複雜的符號系統,不能好像社群生活中經常出現的說話交談一般,能夠自然學習得到;學童的專注力、手眼協調等,都影響著讀寫困難的問題會否加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