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?

 

休息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需要。睡覺是休息、閉目養神是休息、甚麼都不做是休息、進行感興趣的活動也是休息。然而,當一個人壓力和焦慮感太大,可能總是無法靜下心來好好休息。

一項本地調查顯示,接近四成受訪青少年休息時感到內疚後悔。這份愧疚與不安,源於休息常被視為沒有意義和缺乏生產力之事。很多人睡前想著待辦事項、下班繼續埋首工作、放假總是忙個不停。長期的過勞習慣,令人像失靈機器般按下停止鍵後繼續空轉,既不能暫歇恢復元氣,亦無法以最佳狀態運作,提早耗盡能量。

 

 

 

 

讓自己全心全意地休息

 

 

休息為身心帶來多少好處,不在於時間長短,而是取決於我們對休息的態度。不少人因為學習和工作壓力沉重,無時無刻渴望休息。假日提不起勁做任何事,躺在床上睡覺、打機、煲劇,看似享受悠閒時光,但假如思維無法從日常任務中抽離,內心自責「浪費時間、不負責任」,只會加深焦慮與心理壓力。結果身體是靜止下來了,心靈上依然處於緊繃和疲累的狀態。

為休息感到焦慮者通常特別有責任感,害怕自己停下來會造成負面影響。謹記一個人的價值並非與學業/工作表現和家庭責任等劃上等號。請反思無法好好休息是源於社會壓力、旁人批判或自我要求?學習為工作與休息定下界線,兼顧身體、心理、思維、關係等不同層面的暫歇需要。嘗試對自己寬容一點,停止對休息感到愧疚,才能全心全意享受休息帶來的放鬆與療癒感。